在香港,信用卡及私人貸款十分普遍,但高達 30% 的信用卡利率,讓不少人陷入「以卡養卡」的惡性循環。當卡數和貸款金額累積到無法應付時,很多人會開始尋找 香港債務解決方案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 債務重組。
但市面上有不同的銀行、財務公司和「債務舒緩公司」提供各式方案,究竟 債務重組邊間好?本文將深入探討債務重組的原理、各機構的分別、選擇時應注意的地方,並比較 IVA、破產 等其他方法,幫助你作出正確決定。
一、什麼是債務重組?
債務重組(Debt Restructuring) 是指債務人與銀行或財務機構協商,把多筆高息貸款(尤其是信用卡)合併成一筆利率較低、期數較長的貸款。
運作方式包括:
把多張信用卡卡數整合成一筆貸款;
把利率從 30% 降至 8–12%;
把月供由 2 萬港元減至 7,000–8,000 元;
延長還款期至 3–5 年甚至更久。
👉 簡單來說,就是 用一筆更合理的貸款,取代原本多筆高息債務。
二、債務重組邊間好?常見選擇
- 銀行債務重組計劃
香港多間主要銀行(如匯豐、中銀、渣打、恆生)都有提供「債務舒緩計劃」或「債務重組貸款」。
優點:利率相對較低;手續費透明;銀行規模大,可靠度高。
缺點:審批嚴格;若信用紀錄差,申請成功率低。
- 財務公司債務重組
部分財務機構(如持牌放債人)會提供債務重組貸款。
優點:審批較銀行寬鬆;速度快。
缺點:利率通常高於銀行;合約條款需小心閱讀。
- 非牟利機構協助
如香港消委會、明愛提供免費債務輔導,協助債務人與銀行協商。
優點:免費;不會亂收費;適合債務人尋找專業意見。
缺點:過程較慢;最終仍需銀行同意。
- 債務舒緩公司 / 中介
市面上有不少聲稱能「一筆清」、「百分百成功」的公司。
優點:有人代辦,債務人毋須自己與銀行交涉。
缺點:收費高昂(數萬元);沒有法律保障;很多屬於誇大成效的中介。
👉 如果你問「債務重組邊間好」,一般來說:
銀行 > 非牟利機構 > 財務公司 > 中介。
三、如何比較債務重組方案?
在選擇債務重組時,不應只看「月供低不低」,更要比較:
利率
利率越低,總還款額越少。
還款期
期數長雖然月供低,但總利息可能更多。
手續費
部分財務公司或中介會收取隱藏費用。
信用影響
重組後,信用報告會顯示紀錄,短期內難以再借貸。
專業保障
是否由正規銀行或非牟利機構協助?有否法律效力?
四、債務重組的好處與壞處
好處:
即時減輕月供壓力;
利率下降,更多還款用於本金;
集中還款,避免多間銀行追數;
避免破產,保留基本信用。
壞處:
信用紀錄受影響;
還款期拉長,總利息可能更多;
仍需全數還清,沒有本金減免;
需銀行同意,存在申請失敗的可能。
五、債務重組 vs IVA vs 破產
除了債務重組,香港還有兩個重要方案:
IVA(個人自願安排):由法院批准,具法律效力,只要 75% 的債權人同意,所有債權人必須遵守,並可能減免部分本金。適合債務金額超過 50–100 萬的人。
破產:徹底解除所有債務,但代價極大,包括資產清算、信用毀滅、職業資格受限。通常是最後的選擇。
👉 總結:
債務金額 20–80 萬,有收入 → 債務重組
債務超過百萬,有還款能力 → IVA
完全無力償還 → 破產
六、真實案例
案例一:選擇銀行債務重組
李小姐欠下 40 萬卡數,月供近 18,000 元。透過銀行的債務重組計劃,她將利率降至 9%,月供減至 7,000 元,五年後成功清還所有債務。
案例二:誤信中介的失敗案例
陳先生欠下 50 萬卡數,聽信中介「百分百成功」的承諾,支付了 3 萬元手續費。最終銀行拒絕協商,他不但債務未解決,還損失金錢,最後只能選擇 IVA。
七、如何選擇「債務重組邊間好」?
優先考慮銀行:正規、利率低、手續清晰。
可尋求非牟利機構協助:免費專業建議,避免走錯路。
避免黑心中介:不要輕信「百分百成功」、「免還本金」的廣告。
比較多間銀行方案:不同銀行的利率與批核標準可能差異很大。
若債務過大:考慮 IVA,而不是盲目尋找債務重組公司。
八、專業建議
若債務金額不大,直接與銀行商討,通常比透過中介更快更安全。
若不懂程序,可向 香港消委會、明愛 等非牟利機構求助。
債務超過百萬,僅靠債務重組未必足夠,應同時考慮 IVA。
破產 應作為最後手段,因其影響最嚴重。
九、結論
「債務重組邊間好」沒有絕對答案,但一般來說,銀行的債務重組計劃最值得信任,非牟利機構則能提供免費支援,而財務公司則次之。至於市面上的「債務舒緩公司」或中介,則應提高警覺,避免被誤導。
最重要的是,債務人要根據自身的 債務金額、收入情況、未來規劃,選擇最合適的方案。如果仍有收入,債務重組或 IVA 是更合適的選擇;若完全無力償還,才考慮破產。
只有全面了解不同方案,並改善理財習慣,才能真正走出債務陰影,重獲財務自由。